最近央视《今日说法》主持人李晓东上头条啦!不是因为他长得特别帅(其实挺帅啦,不然也不能上央视),也不是因为他主持的节目太火,而是因为他的信用卡。

  

  事情是这样的:

  2012年11月,李晓东在建设银行某支行办理了龙卡信用卡,该信用卡账单日为次月7日,到期还款日为27日。

  2016年3月,李晓东消费了18869.36元(央视果然工资高),4月27日到还款日,银行从其约定的还款账户内扣除了18800元,欠款69.36元。

  这位主持人估计工作太忙一直也没注意,直到5月7日账单日对账时他发现,短短十天,欠款69.36元竟然产生了317.43元的罚息。

  建行是怎么算的呢?它是按照李晓东消费的18869.36元来计息的,这种罚息方式有个官方名词叫“全额罚息”。

  按照全额罚息的方式,317.43/18869.36/10=0.168%,一年利率为0.168%*365=61.32%,也就是说建行信用卡逾期的年利率高达61.32%。(利息这么高央妈知道吗?)

  李晓东认为建行的信用卡罚息方式明显违法,要求银行返还其收取的300余元利息。目前该案已于3月31日在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开庭审理,尚未结案。

  “全额计息”是国际惯例?

  所谓全额罚息,是指在超过还款期限后,无论当月信用卡是否产生了部分还款,发卡行都会对持卡人按照总消费金额计息。也就是说,按照这种方式,持卡人如在到期还款日未能还清全款,就算只差1分钱,也会被按照当期账单全额以万分之五的日息收取罚息,并按月计算复利。

  你也许听过“利滚利”,但没想到“全额罚息”比利滚利更狠。面对质疑,银行方面表示:“信用卡全额罚息是国际惯例!”

  真的是这样吗?中国人民银行高级研究员宋泓均表示,对于信用卡如何计息,各国有不同的做法,国际上很多银行并没有全额罚息的概念,而是以未归金额为基础计算罚息。查阅资料也可以发现,全额罚息现在不仅在国际上已经不是主流,在中国也并非所有银行都奉行的惯例,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浦发银行均摈弃了这种方式,转而采用对未清偿部分计息。

  《检察日报》发文评价这种“国际惯例”,认为就算“全额罚息”是国际惯例,也不代表它能对抗法律。民法的法律适用原则是:有法律依法律,无法律依习惯,无习惯依法理。换句话说,只要有法律,一切以法律为准。法律规定,用户刷信用卡消费,相当于与发卡行之间建立借贷合同关系,双方的权益义务以及违约责任承担以《合同法》为准。

  《合同法》规定,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,给对方造成损失的,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”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,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”;最高人民法院适用合同法解释(二)进一步明确,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,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‘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’”。

  银行发行信用卡,虽然让渡了一段时间的利息收入,但能赚取了很多显性和隐性的收益,比如刷卡手续费、分期手续费、年费、取现费等等。此时再来执行“全额罚息”显然有点过了。

  

  信用卡还款还有哪些坑?

  1.账单分期提前还款,手续费仍算

  很多小伙伴有这样的经历,信用卡分期后如果想提前还款,银行表示,钱可以提前还,手续费也得足额缴,有些银行甚至还要加收提前还款手续费(小合还支持随心还呢)。

  2.最低还款全额利息

  有些小伙伴进行了大额消费,一时无法还款,为了不影响信用一般会和银行协商最低还款(一般为总欠款的10%)。算利息的时候你会发现,利息是从消费的那天开始算的,免息期被银行忽略了,而且采用的也是全额计息。

  3.分期付款时间越长手续费越高

  各银行的分期手续费标准略有不同,但是期限越长手续费越高。目前手续费收取方式有两种:一种是全部手续费均摊到每期收取;另一种是缴付首期款的时候一次性收取。根据经验,同等费率情况下,全部手续费分摊到每期收取消费者付出的成本更低。

  理财套路多,多懂点总不会错。

信用卡还款中,你碰到了哪些坑?

欢迎留言分享

  本文内容整编自检察日报、真话财经(ID:zhenrongbao_com)作者:甜甜、腾讯财经、今日财经等

  

  你可能还关注:

  1.“雄安概念股”雄起!还有这些股票可以套利

  2.马云从来没拿过工资,为什么不缺钱?

  3.看了这么多年白蛇传,不知道许仙游湖“偶遇”白娘子是清明节吧~

  4.躺2个月挣10万,你干么?

  点击上一篇文章了解详情